模式标本
在香港植物标本室的馆藏标本中约有三百份模式标本,使标本室在区域上显出其重要性。
什么是模式标本?
模式标本是依据《国际藻类、真菌及植物命名法规》规定,用作发表新种学名的植物标本。在《国际藻类、真菌及植物命名法规》的规则下,学名和它的模式标本是永远联系在一起的。描述新种的科学文献通常都会引用模式标本。标本的各项资料,例如采集号、标本号、采集地点及标本收藏处,一般都会在文献列明。
模式标本的重要性
- 模式标本是独一无二的,世界上每个植物种只有一个相应的模式标本(通常是主模式)。
- 模式标本在植物标本馆中是最具价值的藏品。当某植物种在不同作者的描述下存在差异,或在识别未鉴定的标本时,模式标本永远是澄清问题的参考确据。
- 模式标本是修订分类时的重要材料。
- 模式标本是永久的纪录,保存于对公众开放的标本馆,以便真正植物学者查考。《国际藻类、真菌及植物命名法规》强烈建议用作命名的材料,尤其主模式标本,须存放于对公众开放的标本馆或公共贮藏机构,并须有措施以便真正植物学者查阅馆藏标本,及须妥善保存这些材料。
不同类型的模式标本
- 主模式是由作者发表种(或亚种,或变种)的学名时将一个标本指定作为模式。
- 后选模式(选定模式)是由后来的作者选出的、用作定义模式的一份标本。
- 等模式是主模式的任何复份标本(复本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