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停車坐愛楓林晚,霜葉紅於二月花。」【唐】杜牧
在秋天,葉片變紅的樹木,由翠綠及金黃的叢林襯托,別有一番景象。
葉的細胞除了含有葉綠素 (chlorophyll) 外,亦含有呈黃色的胡蘿蔔素 (carotenoids) 及紅色的花色素苷 (anthocyanin) 。秋天的天氣乾燥,在寒冷的氣溫及強光的照射下,葉綠素會加速分解,但郤有助葉細胞製造花色素苷,也無損胡蘿蔔素。因此,在秋季都會見到一些樹葉轉為黃色及紅色的現象。
在中國北方及歐美的溫帶地區,多種槭樹和楓香樹是秋色的重要成員,而楓香更被稱為「紅葉之首」。香港位處華南的亞熱帶,秋冬季不算嚴寒,但楓香與野漆樹、山烏桕等呈現紅綠相映的景致。本港的大埔滘林區便有不少楓香,西貢蕉坑的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也栽種了一些。楓香是落葉喬木,樹姿幽雅,它的三裂掌狀葉片是互生的,邊緣有鋸齒,顏色隨季節而轉變,入秋後轉黃,翌年春落葉前變紅。木質的果實是球狀乾果,在冬季成熟,懸於枝上,甚具特色。在本港較冷的地區,葉色較紅。楓香的樹脂有芬芳香味;果實外形甚特別,仿如鐵鍊球般表面滿布針狀的萼齒,中草藥典籍稱它為「路路通」,因其通絡活血的功效。
但一般人題及「賞楓」,尤其在北方,實指槭樹。香港有嶺南槭 (Acer tutcheri) ,它的葉多為五裂掌狀,成對的生於枝上,果實是有一對「翼」的翅果,看看它,是否似曾相識?
至於野漆樹(木蠟樹;Rhus succedanea),常見於荒野空曠之處,是會在秋冬落葉向的灌木,葉呈羽狀,多在冬季歲末前轉紅色,甚為鮮艷,但切勿觸摸它,因為會引致皮膚敏感。
其實,秋色不限於某一種植物,放眼山林,細味大自然,緬懷詩人的意境,不亦樂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