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!-- Global site tag (gtag.js) - Google Analytics -->

跳至內容

關閉流動版目錄

大果馬蹄荷

大果馬蹄荷
Exbucklandia tonkinensis (Lec.) H. T. Chang
Hamamelidaceae 金縷梅科
中國境內現狀 無危(LC)

形態特徵:

大喬木。小枝有膨大的節和環狀托葉痕。葉革質,闊卵形,長8-13厘米,寬5-9厘米,先端漸尖,基部楔形,全緣或有時3淺裂,無毛,掌狀脈3-5條;葉柄長3-5厘米;托葉橢圓形,長2-4厘米,有毛。花序單生,具7-9花;花單性或兩性,無花瓣;雄蕊長不及1厘米;子房半下位,有毛,花柱2。蒴果卵圓形,長1-1.5厘米,外面有小瘤狀突起。

地理分布:

大東山。海南、廣東、廣西、雲南、湖南、江西、福建。越南。

生境與生態:

生於林中。花期:4-8月。

本種樹形優美,可開發作為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。在香港,本種至今僅在大東山發現,生長地點在郊野公園之內而受到保護。此外,漁護署已進行人工繁殖及遷地保護,城門標本林內有栽培。

參考文獻:

張宏達,1987:廣東植物誌1:152,圖167。廣東科技出版社,廣州。

頁首
© 2021 香港植物標本室保留版權
覆檢日期:2021年8月30日
符合萬維網聯盟(W3C)無障礙網頁倡議(WAI)《無障礙網頁內容指引》2.1 版的 2A 級別準則無障礙聲明亞洲國際都會 香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