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!-- Global site tag (gtag.js) - Google Analytics -->

跳至內容

关闭流动版目录

常绿臭椿

常绿臭椿
Ailanthus fordii Noot.
Simaroubaceae 苦木科
英文名 Ailanthus, Green Ailanthus
中国境内现状 近危 (NT)

形态特征:

小乔木,高可达5米;小枝密被微柔毛。叶羽状复叶,聚生于枝端,长40-60厘米;小叶6-13对,对生或近对生,长圆状卵形,长7-13厘米,宽4-6厘米,先端短渐尖,基部钝圆形,偏斜,全缘。圆锥花序顶生,长20-40厘米。花单性或杂性;花萼杯状,长约0.5毫米,具5钝齿;花瓣5,长2-3毫米。雌花的花药不发育,心皮5,花柱合生,柱头5。翅果长3-5厘米,宽1-1.8厘米。

地理分布:

鹤咀、歌赋山、沙田、马鞍山、荔枝窝。云南西双版纳地区。

生境与生态:

生于丘陵和低山林中。

本种为稀有种,模式标本采自香港,首次约于1884至1886年在鹤咀发现,呈间断分布于香港及云南,具有科学研究价值,也具观赏价值。多个生长地点位于郊野公园内而受到保护。本种受《林务规例》(香港法例第96章附例)保护。已成功进行人工繁殖,常用作行道树和庭园绿化树,城门标本林及香港多个市区的公园内有栽培。

参考文献:

Nooteboom,H.P., 1962: Flora Malesiana, Ser. 1, 6: 220.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, Dordrecht.
Nooteboom, H.P., 1974: Ailanthus fordii Nooteboom, an endemic species of Hong Kong refound. Memoirs of the Hong Kong Natural History Society No.9: 16-17.
陈书坤,1997: 中国植物志43:3。科学出版社,北京。

页首
© 2021 香港植物标本室保留版权
复检日期: 2021年8月30日
符合万维网联盟(W3C)无障碍网页倡议(WAI)《无障碍网页内容指引》2.1 版的 2A 级别准则无障碍声明亚洲国际都会 香港